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黄懿 记者刘浩)6月9日是六稳第十三个世界认可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助力证实15家单位的保上15项产品和服务获颁“上海品牌”认证证书,目前共有79家单位的海品83项产品和服务通过“上海品牌”认证。
6月9日,现新第三批获证企业集中颁证仪式上,六稳新增的助力证实15家单位获颁“上海品牌”认证证书。其中,保上有“老字号”企业的海品“高性能产品”,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新城市旅游用自行车由其自主研发,其产品材质、六稳外观喷涂技术更凸显绿色环保理念,助力证实也推动了上游企业减少高能耗和污染排放。保上也有新晋“网红”上海新丸商业运营有限公司,海品在“五五购物节”中销售业绩逆势爆发。现新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启动以来,“上海品牌”认证范围逐步由以产品为主向服务“唱主角”转变。目前,国内外服务认证均处于初始孕育阶段,而我国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服务认证逐步由“跟跑者”,转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上海的服务认证能力水平更加显现,在“上海品牌”认证第一批获证的产品和服务中,服务认证仅占34.6%,第二批上升至56.3%,此次通过的服务认证占比再次上升了17个百分点,达到73.3%。
同时,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正加紧推进“上海品牌”认证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上海品牌”认证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品牌”认证指导性目录》、修订地方标准《“上海品牌”认证通用要求》等制度配套工作,推动“上海品牌”认证科学可持续发展,增强“上海品牌”认证服务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辐射带动效应。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出,上海检测认证行业总产值提前、大幅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上海检测认证行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2019年,上海共有检测机构1045家,全年出具检测报告3036.5万份,增长47.83%,实现产值248.74亿元,增长15.32%。共有认证机构132家,全年发放认证证书27.85万份,增长28.80%,实现产值42.66亿元,增长3.54%。
上海检测认证行业规模领先全国。其中检测行业年产值全国第二,户均产值2380.29万元,排名全国第一;认证行业机构数量、产值和发证数、获证组织数均列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市场化发展动力逐步增强。检测机构数量中事业类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5.22%,企业类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市场化步伐稳步推进。国有机构占比37.22%,下降2.4个百分点,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民营机构大幅增长了14.68%,首次超过机构总量的半数;外资机构数量虽仅占6.60%,但产值占比高达22.26%,品牌、技术优势明显。
保障作用更加突显。检测认证服务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上海市已建成国家质检中心50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测机构140家。围绕食品、农产品源头控制、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全市有170余家组织获得250多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368家组织取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责任编辑:24作者:柳菁、郑炳林分别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博士、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2日,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省特检院)福州一部指导企业完成福州江阴港化工园区联合大检修的检验缺陷处理,至此,历时21天检修任务圆满完成,比预计检验工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为规范企业促销行为,5月20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集中约谈了上海百联沪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上海市消保委表示,消费信心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回补非常重要,企 ...
新华网合肥6月1日电汤阳)夏日的风拂过广袤的皖北大地,在新汴河畔的麦田里卷起层层金黄的麦浪。三夏时节,安徽省宿州市700余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开始进入收获黄金期。 伴随着联合收割机和秸秆打捆机的轰鸣, ...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节带着阵阵“暖风”如约而至,吹热了国内消费市场。零点刚过,京东超市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0%;天猫首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1 ...
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中国银保监会9日对外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 ...
普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基础上,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链整合服务,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产品设计研究、产品差异化定...